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11-17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知名商品”和“企业名称”的概念,进行了具体解释,并规定了相应的认定标准和举证责任。其中,“知名商品”被明确定义为“在中国境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并详细规定了认定“知名商品”的标准,同时明确了原告对其商品市场知名度的举证责任。
该司法解释明确了对于常见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这种不正当竞争方式的具体认定标准。
以不正当方式获取他人商业秘密是一种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被规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并明确了“商业秘密”的概念。该司法解释对商业秘密定义中的关键要素,如“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且具有实用性”、“权利人采取的保密措施”和“商业秘密中的客户名单”等进行了具体的认定标准,并规定了主张商业秘密被侵犯的当事人对侵权事实的举证责任。
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合法的诉讼主体,并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损害赔偿额。损害赔偿额的确定可参照确定侵犯专利权的损害赔偿额的方法进行。对于因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的情况,将根据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确定损害赔偿额,并规定了商业价值的评估标准。
鉴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十条和第十四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民事一审案件的复杂性,该司法解释规定,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