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纠纷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虚假宣传纠纷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0

 
71197

虚假宣传的法律定义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1款的规定,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通过广告或其他方式,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如果经营者具有以下行为之一,足以造成公众误解,可以认定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1. 对商品进行片面或对比宣传;
  2. 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作为定论事实用于商品宣传;
  3. 使用歧义性语言或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

明显夸张的宣传方式,如果不足以造成公众误解,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纠纷案件的管辖

对于虚假宣传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特别规定,应根据一般侵权案件的管辖原则确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对于虚假宣传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基层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处理虚假宣传纠纷的法律适用

处理虚假宣传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广告法》第2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的规定。

案件要点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了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关键在于是否构成性引人误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明确界定了几类特殊的虚假宣传行为,并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判断标准进行了规定。在处理虚假宣传纠纷案件时,应注意以上法律规定的适用。

延伸阅读
  1. 公司网站被投诉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2. 给卖家刷好评犯法吗
  3. 游戏虚假广告处罚标准
  4.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表决通过:刷单最高罚2百万
  5. 如何认定是否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
  2.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管辖机关是哪个部门
  3. 电商平台被投诉虚假宣传了如何处理
  4. 欧盟《不公平商业行为指令》对中国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借鉴
  5. 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6.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不同
  7. 传销罪需要什么证据来定罪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