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性的制度最详细解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保密性的制度最详细解读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09

 
71187

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1条:保密措施的合理性

第1款

根据《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1条第1款规定,为了防止信息泄漏,权利人所采取的与其商业价值等具体情况相适应的合理保护措施应被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3款规定的“保密措施”。

第2款

根据《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1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应考虑涉案信息载体的特性、权利人的保密意愿、保密措施的可识别程度以及他人通过正当方式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来认定权利人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

第3款

根据《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1条第3款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的,应认定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一)限定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围,只对必须知悉的相关人员告知其内容;

(二)对涉密信息载体采取加锁等防范措施;

(三)在涉密信息的载体上标有保密标志;

(四)对涉密信息采用密码或者代码等;

(五)签订保密协议;

(六)对涉密的机器、厂房、车间等场所限制来访者或提出保密要求;

(七)确保信息秘密的其他合理措施。

保密措施的合理性的理解

上述规定强调了保密措施与“被保密”信息之间的“适应性”或“合理性”,并明确了考虑保密措施合理性的相关因素。下面从几个角度对该规定进行理解:

(一)该规定要求经营者采取合理保密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信息泄漏。经营者在采取保密措施时应明知为什么采取该措施,即在主观上具有对有关信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意愿。

(二)要求经营者采取的保密措施要与其信息的商业价值等具体情况相适应。对于某些信息来说,采取成本高昂的保密措施可能不适当;而对于构成经营者核心竞争力、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信息,无论采取多严格的保密措施都不为过,只要能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进行。

(三)针对经营者采取的具体保密措施,需要考虑信息载体的特性,即不同载体应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量身定制,而非一概而论。

(四)保密措施应被负有保密义务的主体所识别,负有保密义务的人不能识别经营者的保密措施,说明经营者未将信息视为商业秘密对待。

(五)保密措施的设立应达到阻止他人通过正当方式轻易获取同样信息的最低程度。

(六)第3款列明的7种保密措施存在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即“在正常情况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的”。经营者仅采取这7种措施是不够的,还需要确保这些措施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防止涉密信息泄漏。这些情形是单独成立的“保密措施”,并非要求同时具备这些保密措施。

(七)从第3款列明的保密措施来看,司法解释并未对保密措施的合理性提出过高要求,有的甚至只是象征性的措施,比如“在涉密信息的载体上标有保密标志”。因此,当前司法政策对商业秘密保密措施构成要件的要求并不高,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企业法律顾问服务内容和方式
  2. 如何书写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
  3. 怎样保护商业秘密
  4. 企业该如何确定,划分自己的商业秘密范围
  5. 股东查阅权的特别限制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法律规定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2. 学校虚假宣传如何赔偿
  3. 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的若干问题
  4. 关于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不正当竞争若干问题探讨
  5. 纵向垄断协议是什么协议
  6. 不正当低价销售指的是什么
  7. “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