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不正当竞争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1-10

 
70977
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是正常,但是一些企业却在不正当竞争,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通过违法的方式来获取。有些人觉得对方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但不太确定。那么,不正当竞争的判断标准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你可以看一看。

不正当竞争的判断标准及要素

一、主体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3款的规定,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因此,判断一个主体是否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应以其是否从事经营活动为标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我国的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类。其中,企业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机关法人是国家机关,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在登记为企业法人后可以从事营利活动。其他经济组织指的是以经营商品或服务为主要宗旨,合法成立,具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财产,但没有法人资格的组织。自然人在市场活动中作为消费者参与商品交换关系,但也可能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充当经营者的角色,从事营利性活动。特殊主体包括非法经营主体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二、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第二个要素是经营者客观上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竞争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上有意识地开展竞赛和争夺消费者的行动。而“不正当”则具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性。不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规定了具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合法权益指的是其他经营者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四、存在因果关系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间还应当存在因果关系。

五、主观过错

根据我国民法的一般原理,侵权责任的承担应以过错为要件。因此,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应当具有主观的过错。然而,受害的经营者要证明对方具有故意或过失往往比较困难。为了保护受害的经营者,应采取过错推定的原则,即推定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过错,以便受害的经营者能够与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斗争。
延伸阅读
  1. 关于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规则
  2.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怎么解决
  3.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
  4. 哪些可以按照商业秘密来保护
  5. 违反保密协议的违约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管辖机关是哪个部门
  2.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财产如何处理
  3. 电商平台被投诉虚假宣传了如何处理
  4. 公司网站被投诉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5. 欧盟《不公平商业行为指令》对中国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借鉴
  6. 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7. 传销罪需要什么证据来定罪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