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7-09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WTO各个成员都面临着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的挑战。在现有的机制下,国际贸易中出现了新的贸易壁垒,其中一个法律壁垒是各国的反垄断法。中国作为一个WTO成员国,需要应对这个问题。
自美国于19世纪末期制定竞争法来,各国纷纷效仿,制定了自己的反垄断法,并加以实施。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有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并且执法经验不长。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贸易制度的完善,导致贸易越来越自由化,各国贸易政策要求透明化,全球市场更加统一,竞争更激烈。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各国频繁使用竞争政策来保护国内市场。这使得原本属于国内法范围的反垄断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各国反垄断法调整的是竞争关系,旨在维护经济自由和有效竞争,保障市场经济有序发展。反垄断法的适用主体是企业和企业联合以及个人,涉及的行业广泛。然而,社会事业、福利事业、教育事业以及自由职业如医生、律师等原则上不适用,除非存在竞争关系并有限制性行为。
反垄断法具有域外效力。美国的《谢尔曼法》明确规定适用于美对外贸易。根据该法,只要限制竞争的行为对美国国内市场产生了影响,无论行为在何地发生,都可以适用美国反托拉斯法。欧共体委员会和欧洲法院也承认了《罗马条约》具有域外效力,只要行为在欧共体内部产生限制竞争的影响,即使企业位于欧共体外部,也可提起反垄断诉讼。
中国作为一个WTO成员国,需要应对国际竞争法的冲突。在处理反垄断问题时,中国应兼顾国内市场的开放和保护。中国的反垄断法适用主体和调整对象与国际反垄断法相似,但在域外效力方面,中国需要根据国内法律和国际法的规定进行衡量。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和欧共体的做法,在适用反垄断法时考虑当事人的国籍和公司的主营业地、对国内贸易的影响程度、在国内产生影响的可预见性,以及执法的可能性和实效性。此外,中国还可以制定事前申报制度,要求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的合并以及境外企业之间的合并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时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