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资并购的新特点及反垄断规制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02
一、外资并购的现状、特点
外资并购对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影响
一、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引进外资的大背景下,外资并购活动表现强劲。仅在北京,就有3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上海有104家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公司和管理公司,其中35家是世界500强的总部。此外,外资并购在各个行业都有出色的表现。以制造业为例,多起外资并购案例展示了其强大的影响力。例如,大连第二机电厂与**伯顿电机集团合资组建**伯顿电机有限公司,大连第二机电厂注入优质资产,成立合资企业,而原企业则留下债务和劣质资产。2001年,外资收购了合资企业中方35%的股权,实现了向外企业的跨越。同样,2001年,世界著名生产厂商**FAG公司与**轴承厂成立合资企业——富安捷铁路轴承(宁夏)有限公司。2002年,**依纳公司收购FAG公司,2003年底,**轴承将全部49%的股份转让给德方,失去了NXZ的著名品牌的自主知识权。此外,还有其他行业的并购案例,如无锡**集团与燃油喷射系统供应商(BOSOH)合资成立**柴油喷射有限公司,**斯联合收割机厂与赫-赫有名的联合收割机厂**迪尔公司签订合资协议,西*子并购**化工机械制造集团公司透平机械厂,**金融财团凯雷与**集团签订战略投资协议,欲以2.85亿元并购徐工85%的股份。这些并购案例引起了我们的警醒,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一方面,政策的真空存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提升政绩,导致外资并购规制失去规范,给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二、外资并购的新特点
1. 并购速度加快,规模增大,延伸到各个领域随着我国入世承诺期的结束和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世界各国投资者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抓住一切机会来分取利益。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有460余家已在中国设立投资公司或分支机构,进军中国市场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外资并购的速度明显加快,仅2002年上半年,外资并购交易数量就达到306件,涉及交易额达13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和150%。2006年交易额更是高达302亿美元。并购的模式由原来的小规模分散式逐渐演变为大规模跨国公司的有目的、有战略的,并且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形式,以获取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此外,外资并购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外资并购的对象转向效益好的大型企业,从个别企业转向整个行业,如饮料、日化、机械、医药、钢铁、水泥、金融等。2. 并购的形式不断创新随着我国对外资并购政策的明朗化,良好的市场态势和投资环境成为外资并购的重要利好因素。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以绿地投资为主转向以并购方式为主,绿地投资为辅。3. 并购的战略意图明显,对市场的控制力加强根据近几年外商投资的趋势来看,中国无疑是外商在亚洲投资的战略重点。外资并购的目标已经转向国内各行业、各领域的龙头企业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并且谋求绝对控股地位。以制造业为例,外资已经超过控股地位,占据了机械制造业、仪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50%以上的利润份额。在机床、轿车、电子元件、计算机、生产摄像机和传真机等领域,外资的市场份额分别占到了63%、70%、75%、99%和98%。当前外资已经实现了对我国某些行业和主要产品的控制目标,并且并购活动日益系统化,从单独对一个企业的投资演变为同时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产品或关联企业进行横向投资,以扩大产业链,谋求垄断利润。在中国开放的产业中,外资控制着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并且在中国的28个产业中,有21个产业中外资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