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22
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招标投标评标方法,即在招标过程中,选择报价最低的投标人作为中标人。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节约建设资金,实现最佳的投资效益。同时,最低价中标法能够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有效遏制建筑市场中的腐败问题。此外,最低价中标法操作简便,能够节约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最低价中标法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不论是招标人、投标人,还是从事招标投标工作的政府官员、评标专家和中介机构,都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意见上:赞同者认为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成熟和先进的评标方法,应该在国内建筑市场广泛推行。反对者则认为最低价中标法的实行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企业诚信和行业公信机制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制和社会环境相对缺乏规范的评估机制和行业公信机制,因此实行最低价中标法的条件尚未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最低价中标法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建设工程的定价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预算定额决定形式向“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方向转变。竞争的加剧为最低价中标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竞争程度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具备了实施最低价中标的相关条件。最低价中标法能够节省工程项目投资并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在选择承包商时,所有投标人都处于对称信息下的竞争状态,为了取胜,投标人会降低价格或提高质量。然而,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投标人还会导致政府工程定额标准与市场价格以及企业内部定额的价值不一致,从而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标底的作用是为评标提供参考,通常情况下禁止招标人做标底,以避免不合法行为的发生,扫除不正之风,例如串标、泄标、暗箱操作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