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价中标法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中标法律知识

最低价中标法是怎样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7-11

 
70562
【招标】最低价中标法在我国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市场中最低价中标法的问题

1. 合理最低价演变成简单的、原始的、绝对的最低价

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第41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2)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不得低于成本。

然而,在最低价评标方式实施中,评标委员会对合理的最低价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这导致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在迎合招标人利用买方市场优势恶意压价的心态下,或者将"最低价评标"与"最低价中标"视为相同概念,简单地认定报价最低的投标人中标。这使得最低价招标方式演变为简单、原始、绝对的最低价中标方式。

2. 恶性竞争导致劣胜优汰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尚未成熟、规范,建筑企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招标人利用买方市场优势,将最低价中标演变为最低价抢标。一些实力较差、管理混乱的建筑企业为了赢得工程,片面地报低价格,谎报成本,以低于成本价承揽工程。这些建筑企业在承包工程后,为弥补成本缺口,只能通过偷工减料、降低支出等方式来实现。这种做法最终导致工程施工管理混乱、工程质量低下,为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合同纠纷埋下隐患,最终造成"半拉子工程"和"低质低价工程"。

3. 施工设计联手,高价索赔,背离招标初衷

最低价中标法催生了许多建筑业内人士熟知的"钓鱼工程"。这种工程是指建筑承包商以低价中标,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与设计方合谋,变更设计、增加现场签证等手段,迫使投资方增加工程款。这种行为背离了招标人降低投资、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的初衷,同时也导致了腐败工程的产生。

4. 买标卖标、串标陪标,导致建设工程虚假繁荣

尽管我国《招标法》规定招投标工作要公开、公平、公正,但在建设工程领域,这一原则往往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了操控局面或确保中标,投标人往往通过买标卖标、串标陪标等手段来达到目的。实际上,多个投标人代表的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投标人的利益,甚至几个投标人可能是同一家公司的"分身"。这种买标卖标、陪标的方式制造了一个虚假繁荣的局面,使得建设工程市场陷入"积极"投标的局面。

延伸阅读
  1. 企业运用低价中标法的前提
  2. 低价中标法在投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3. 实行最低价中标法容易出现的问题
  4. 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方法适用性分析
  5. 最低价中标法包括哪些明显的优点

招标投标热门知识

  1. 中标通知书的定义和作用
  2. 公平、公正评标原则
  3. 工作人员开标前泄露标底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
  4. 中标项目未动迁,开发商重新招标
  5. 法律咨询:投标担保范围有哪些
  6. 招投标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7. 组建评标委员会
招标投标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