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招投标合同有哪些特殊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投标法律知识

我国对招投标合同有哪些特殊规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8-12

 
70393
招标投标这种运行方式必须以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前提我国对招投标(toubiao)合同的特殊规定。《招标投标法》作为一部经济法律,是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下的产物。招投标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必然受到现行《合同法》的规制。准确把握招投标的特殊性与合同属性,对正确规范招投标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招投标程序及其阶段

招投标程序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五个阶段。招标是招标人向数名投标人发出的要约邀请;投标是投标人应邀向招标人发出的要约;开标是招标人当众启封并公开标书;评标是对有效标书的审查和评审;中标指招标人接受某一份投标并签订合同书。

强制招标与自愿招标

《招标投标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进行的一切招标投标活动。强制招标是指《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须招标的3类建设项目。自愿招标是指当事人自行决定进行招标的情况。虽然《招标投标法》并不完全遵循合同自由的原则,但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招投标活动。

招投标文件与合同书

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招标投标法》要求招标、投标、中标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招标人和中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30日内订立合同书。因此,除了书面形式的招投标外,中标后还需要另行订立合同书。

撤回招标与撤回要约

投标是投标人向招标人发出的要约。《合同法》允许要约人在要约到达之前撤回要约,在承诺通知发出之前撤销要约。然而,《招标投标法》规定投标人撤回要约(投标文件)应在投标截至日期之前,而不是承诺通知(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前。如果在投标截止日期之前放弃投标,招标人不得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如果在投标截止日期之后,投标人撤回已递交的投标文件,将被没收投标保证金。

中标通知书生效与承诺生效

中标通知书是对投标人要约表示同意的承诺。根据《合同法》规定,承诺通知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然而,《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通知书一经发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再采用"到达主义"。因此,对经过公平竞争的中标结果,只要依法发出,无论中标人是否收到,均已经产生承诺生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自成立时生效。然而,《招标投标法》规定合同自中标通知书发出时成立,招标人和投标人应在30日内签订合同书,在签订合同书时合同生效。如果招标人篡改中标或投标人放弃中标,将对其产生违约责任。

履约保证金与定金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有权要求中标人提交招标文件规定的履约保证金,作为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的措施。如果中标人不履行合同,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如果中标人拒绝提交履约保证金,将视同放弃中标项目承担单方毁约的法律责任。

禁止转包与分包合同

《合同法》规定,合同可以转让,但须经对方当事人同意,除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情况外。为确保工程质量,《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中标人不得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然而,对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中标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或经招标人同意,分包给他人完成。多个法人或组织可以以联合体形式共同投标。

中标无效与合同无效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投标中出现泄密或串通行为、行贿中标、欺骗中标、违法定标等情形时,中标将被视为无效。在中标无效后,应重新确定中标人或重新进行招标。如果招标人与投标人签订了合同,合同自始无效,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并按各自过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招标人知道招标代理机构从事违法行为而不作反对表示,应与招标代理机构一起对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特别法优先适用原则

当《合同法》与《招标投标法》有不同规定时,根据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适用的原则,应优先适用《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因此,在学习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我们应首先考虑《招标投标法》的立法目的和招投标的交易习惯。

延伸阅读
  1. 买卖车合同生效吗
  2. 刑法中合同诈骗罪
  3. 工伤认定后继续上班是否受法律保护
  4. 房屋装修合同签订时的注意事项
  5. 要约生效应具备哪些条件

招标投标热门知识

  1. 评标报告需要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吗
  2. 评标委员会成员私下接触投标人怎么办
  3. 母公司招标,子公司可以投标吗
  4. 中标通知书属于什么性质
  5. 中标后签订合同时间期限为多久
  6. 招标保证金如何退还
  7. 招标信息的公开时间是多久
招标投标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建设合同范本
  2. 二手设备买卖合同范本
  3. 水果买卖合同范本
  4. 古董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