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驶先履行抗辩权的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法律知识

可行驶先履行抗辩权的情形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1-13

 
62500
抗辩权属于民事诉讼中存在的一些权力,我国法律将抗辩权分为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时效消灭抗辩权等等。那么,可以履行抗辩权的情形有哪些?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情形

1、应当先履行的情形

当事人在债务履行过程中,若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债务且已到履行时间,应当后履行的对方当事人拥有不履行债务的权利。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双方约定先使用房屋,后交付租金。若出租人未交付房屋,则承租人有权拒绝支付租金。

2、完全不履行约定的情形

当事人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完全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实际上构成了不履行,且已到履行时间,应当后履行的对方当事人拥有不履行债务的权利。例如,在买卖合同中,甲方约定于6月5日交付红塔山香烟30件,计款120000元,乙方在6月15日将款项支付完毕。若甲方在6月5日交付了假冒的红塔山香烟30件,实际上未履行合同,乙方可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拒绝支付款项。

3、部分不履行约定的情形

当事人应当先履行的一方部分履行债务,但仍有部分未履行,且已到履行时间,应当后履行的对方当事人拥有部分不履行相应债务的权利。这种情况下,已经履行的部分属于诚实信用原则在抗辩中的表现。例如,在上述案例中,若甲方在6月5日交付了红塔山香烟20件,但尚有10件未交付,则乙方应支付20件的烟款,但对于尚欠的10件有权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二、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效力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方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到达履行期限时,对方当事人拥有不履行或部分履行的权利。

当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导致合同迟延履行时,迟延履行责任应由对方当事人承担。先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在于阻止对方当事人行使请求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而非永久抗辩权。当对方当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债务,先履行抗辩权即被消灭。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己的债务。当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导致合同迟延履行时,迟延履行责任由对方当事人承担。

延伸阅读
  1. 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
  2. 保证责任的分类与先诉抗辩权
  3.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4.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5.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销售合同无法履行的退货权和赔偿责任
  2. 优先权的法律意义和适用范围
  3.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
  4. 遇到无法履行的合同的处理方式
  5. 合同约定付款给第三方的合法性
  6. 抵押物变现后的提存程序
  7. 代为清偿的适用条件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