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0
情事泛指作为法律行为成立基础或环境的一切客观事实。变更是指情事在客观上发生了异常变动。合同履行变更不仅包括交易和经济情况的变化,还包括非经济事实的变化。
一方面,如果合同履行变更发生在合同订立时,应认为当事人已认识到发生的事实,而当事人仍以对自己不利的已变更的情事作为合同的内容,表明当事人自愿承担风险,因此事后也没有保护的必要。另一方面,如果在合同履行完毕后才发生合同履行变更,由于此时合同关系已经消灭,所以不适用合同履行变更原则。
如果当事人在订约时能够预见,表明他承担了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不适用合同履行变更原则。如果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变更事实上没有预见,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应当可以预见,仍然不能主张合同履行变更。
即双方当事人对于合同履行变更没有过错。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可分为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和其他事件三种。
合同履行变更发生后通常造成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如果继续履行合同,会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在适用这项原则时,必须把握好“度”,即合同履行变更必须造成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极不均衡。如果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影响轻微,就不能适用这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