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应如何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合同法规法律知识

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应如何处理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10-20

 
61245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该对合同的内容进行约定,而合同的内容一定要全面,以免造成合同纠纷的产生,那么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应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法

一、合同补充规定

1. 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约定应当明确、具体,以便于执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合同条款可能存在缺失或不明确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合同进行补充。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补充协议。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来确定。

2. 当事人在合同中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质量、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方式、履行期限、履行费用等内容时,既无法通过协商达成补充协议,又无法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根据《合同法》第62条的规定,可以适用以下规定:

(1) 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2) 补充协议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补充协议。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来确定。

(3) 合同内容不明确的具体处理方法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无法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确定时,可以适用以下具体处理方法:

  1. 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如果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按照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 价款或报酬不明确的,按照合同订立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如果法律规定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则按照相应规定执行。
  3. 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4. 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5. 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承担。

(4) 标的物交付地点的确定

出卖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约定不明确,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无法确定时,可以适用以下规定(《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1. 如果标的物需要运输,出卖人应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运交给买受人。
  2. 如果标的物不需要运输,出卖人和买受人在订立合同时都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应在出卖人的营业地点交付。

合同应约定的内容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 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
  2. 标的。
  3. 数量。
  4. 质量。
  5. 价款或报酬。
  6.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 违约责任。
  8. 解决争议的方法。
延伸阅读
  1. 公司签双合同算是违法吗
  2.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3. 工程承包合同
  4. 格式合同的定义和称谓
  5. 房屋拆迁的必经程序

合同类别热门知识

  1. 租赁合同
  2. 独家委托合同解除的方式
  3. 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什么
  4. 代理关系终止应符合什么条件
  5. 合同专用章丢失了怎么办
  6. 如何取消独家委托协议
  7. 网上合同纠纷应该如何解决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纠纷
  4.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5. 显失公平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
  6.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7. 如何让房屋抵押有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空调购销合同范本
  2. 课桌采购合同范本
  3. 仓储服务合同范本
  4.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