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免除必须有什么条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合同法规法律知识

合同免除必须有什么条件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2-06

 
61186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发现解除的条件不过是合同免除的前提,由于中国法律并未采取当然解除主义,因此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合同并不必然解除,欲使它解除,一般还需要有解除行为。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合同免除的内容,一起看看吧。

合同解除的必要条件

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一般法定解除条件适用于所有合同,而第148条和第219条规定了仅适用于特定合同(如买卖、租赁等)的特别法定解除条件。合同法通过承认违约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等一般法定解除条件以及约定解除等,使解除条件更加科学。

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变更解除

一旦合同有效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并适当履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然而,当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合同履行变得不必要或不可能时,合同继续存在就失去了积极意义,会导致不适当的结果。因此,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允许解除合同。否则,将构成违约,产生违约责任,但不会发生解除的法律效果。中国法律对合同解除的条件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明确了对合同解除的允许和限制。

合同解除的目的和解除行为

中国合同法设立解除制度的目的是解决合同有效成立后,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导致合同履行变得不必要或不可能的矛盾。如果继续让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并约束双方当事人,不仅对其中一方甚至双方都有害无益,有时还会妨碍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只有允许当事人解除合同,或者赋予法院根据情事变更原则裁决的权力,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解除条件只是合同解除的前提,由于中国法律并未采取当然解除主义,因此当解除条件具备时,并不意味着合同必然解除,要使其解除,通常还需要有解除行为。解除行为是由当事人进行的行为,他们是解除行为的主体。

尽管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对合同解除有时起到重要作用,但该行政命令并非解除行为,仅有行政命令不能产生合同解除的效果。只有当事人接受行政命令时,解除才会生效。这也正说明解除行为是由当事人进行的行为。然而,在适用情事变更原则时,解除是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裁决的,不需要解除行为。解除行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另一种是解除权人一方发出解除的意思表示。

合同解除的效果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然而,各国立法在合同关系消灭的范围上存在差异,即是溯及既往还是仅向将来发生。一类立法使合同关系从合同成立时开始消灭,即溯及合同成立之时消灭,产生与合同从未订立相同的后果,承认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另一类立法使合同关系在解除时消灭,解除之前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然存在,不承认解除具有溯及力。

合同解除的定义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解除条件具备时,通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合同解除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在适用情事变更原则时,合同解除是指履行合同变得极为困难,如果履行即显得不公平,法院裁决合同消灭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哪些
  2. 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解除权怎样行使
  3. 未缴纳保证金的合同能否解除
  4. 承揽合同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终止
  5. 用人单位怎么举证

合同类别热门知识

  1. 劳务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写
  2.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可以私自免费代理案件吗
  3. 风险代理费包含哪些费用
  4. 三方协议合同范本
  5. 进出口贸易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如何规定
  6. 合同到期对方未履行合同且联系不上怎么办
  7. 没有代理权订立合同的问题有哪些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双方劳动合同范本
  2. 石家庄市劳动合同范本
  3. 福建省劳动合同范本
  4. 房地产行业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