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用简称合同有效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效力纠纷法律知识

名称用简称合同有效吗

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24-12-25

 
56938
在现实生活中签订合同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签订合同的时候,合同是自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的,所以当事人签字是非常重要的,而合同当事人的类型有很多,那么名称用简称合同有没有效的 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有效性问题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使用全称进行签名。然而,如果简称能够代表合同当事人,并且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有效。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第二条规定,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而涉及婚姻、收养、监护等身份关系的协议,则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撤销的情况

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等的错误认识,导致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的损失。

显失公平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了明显对自己不利的合同。这种合同对利益受损方而言,并非自愿接受。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方利用对方缺乏经验和紧迫的情况,从而占据了对方的弱势地位。判定合同是否公平,还应考虑当事人之间的物质利益是否均衡,只有综合主客观要素,才能正确判断显失公平的问题。

乘人之危

乘人之危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强迫对方接受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并迫使其做出违背真实意愿的表达。

欺诈、胁迫

欺诈、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采用欺骗或实施不法行为给对方造成危险等手段,使对方做出违背真实意愿的表达。
延伸阅读
  1. 承诺方式的法律意义
  2. 承诺的定义和重要性
  3. 承诺的效力判断方法
  4. 承诺书与合同法律效果
  5. 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条件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xx店合伙合同书
  2. 为什么做生意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3. 开发商违约交房的情况下的法律应对措施
  4.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5. 未成年人刷礼物是否能追回?
  6.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7. 网上贷款没到账合同生效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