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生效法律知识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4-27

 
367787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签订后就生效,但合同生效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其中最基本的条件中符合法律的规定,而有些合同是附条件生效的,条件达成才生效,那么如何进行合同生效时间判断?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根据合同类型的不同,合同生效时间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合同有不同的生效时间规定:

1. 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原则上自成立时生效。

2.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生效。在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如果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

对于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合同,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登记后生效,则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抵押合同和商品房买卖合同都属于这类合同,即未登记不影响合同的生效,但会影响物权的成立或转移。

3.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附上条件或期限来确定合同的效力。附有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生效。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失效。如果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成就;如果当事人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视为条件未成就。附有生效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至时生效。附有终止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失效。

二、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

1. 一般规定:合同在承诺生效时成立。

2. 合同书形式的合同成立时间:根据合同法第32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在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如果双方当事人的签字或盖章时间不一致,合同在最后签字或盖章时成立。

3. 确认书形式的合同成立时间:根据合同法第33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时,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合同在签订确认书时成立。在这种情况下,确认书具有最终承诺的意义。

4. 合同的实际成立:根据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而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了履行,那么该合同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来推定当事人已经形成了合意和合同关系。当事人一方不得以未采取书面形式或未签字盖章为由否认合同关系的实际存在。

延伸阅读
  1. 合同生效时间的确定方法
  2. 电子合同生效时间
  3. 股份股票质押合同的生效时间
  4. 协议变更抚养权的时间要求
  5. 离婚协议书承担债务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样的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合同法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
  2. 网上贷款没到账合同生效吗
  3. 三方合同生效期是多久
  4. 借款没成功冻结了合同生效吗
  5. 被迫离职通知书寄出就生效吗
  6. 合同只有公章没有法人签字有效吗
  7. 协议没盖章公章有效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