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方式的法律意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承诺方式的法律意义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5-19

 
391569
承诺是受要约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同意接受对方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这只是原则,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合同的成立是双方反复磋商的结果,那么。用行为的方式进行承诺是否可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承诺方式是指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传达其承诺意思的方式。承诺方式对于合同的成立至关重要。尽管法律未对承诺必须采取的方式作出具体规定,但承诺的方式选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以行为方式进行承诺

行为方式承诺是指在要约人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受要约人可以通过行为来表示承诺。行为通常指的是履行行为,例如预付款项、货物装运或开始工作等。例如,甲写信向乙借款,乙未回信但直接将借款寄来。

承诺的表现形式

以下是承诺的表现形式:

  1. 如果要约明确规定了承诺必须采取特定方式,那么承诺人必须按照要约人的规定方式进行承诺。如果承诺人未按照要约规定的方式承诺,那么该承诺将无效。
  2. 如果要约没有特定的承诺方式规定,但可以根据双方交易习惯确定要约人对于承诺方式的意图,那么承诺人也应当按照该方式进行承诺。
  3. 如果要约中没有规定承诺的方式,并且根据交易习惯也无法确定承诺的方式,那么受要约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承诺:
    1. 口头或书面方式表示承诺,这是一种常见的承诺方式。
    2. 以行为方式表示承诺。

承诺方式的法律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进行,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进行承诺的情况除外。通知的方式指的是受要约人以明示的方式表示承诺,包括对话、信件、电报、电传等明确表达承诺意图的方式。然而,该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定,要约人完全可以在要约中指定其他特殊的承诺方式。同时,根据交易习惯,也可以采用法律不禁止的承诺方式。如果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的内容并不禁止以行为方式进行承诺,那么受要约人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为来表示承诺。

承诺生效的标准

根据《合同法》第25条的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因此,承诺的生效时间对于合同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承诺生效的时间是指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的时间。

承诺通知的到达是指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支配范围内的地点,例如要约人的信箱、营业场所等。要约人是否实际阅读和了解承诺通知并不影响承诺的效力。一旦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合同即宣告成立。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以行为方式进行承诺,那么一旦受要约人进行承诺行为,承诺即生效。

延伸阅读
  1. 明年购房人将获得更多保障
  2. 房屋保修期的定义和概述
  3. 如何识别非法集资
  4. 电子邮件的法律效力
  5. 非法集资投资人结案后还会有不良记录吗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买卖合同质量纠纷的法律规定和标准
  3.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4.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5. 保密协议
  6. 案例回顾:
  7.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媒体资源采购合同范本
  2. 委托还款协议书范本
  3. 融资还款计划书范本
  4.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