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10
行骗者为了实施诈骗目的,采取伪造或使用他人身份证件,通过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的方式,以公司名义招聘和培训员工,由员工来实施诈骗活动。在整个诈骗过程中,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因此,合同诈骗案件通常追究刑事责任的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策划人因为很少直接接触受骗者,因此能够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可以降低风险,增加行骗手段的隐蔽性。有些行骗者甚至欺骗自己招聘的员工,情节极其恶劣。
行骗者通常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多次实施诈骗活动。一旦他们的罪行被发现,就会立即逃离。当他们认为风头过去时,就会再次开始行骗。由于他们对行骗手法非常熟悉,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组织诈骗团伙,实施诈骗活动。为了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一旦得手就立即销声匿迹,给执法部门带来困难。
合同诈骗常常采用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法律见证形式。行骗者容易抓住这种心理,因为公证和律师见证这两种形式在社会上有良好的效果,老百姓也很熟悉。行骗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合作项目和合同的真实性。受骗者往往认为合作项目和合同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对方违约,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使得受骗者完全相信行骗者,像吃了定心丸一样,从而多次被行骗者骗走财物,有时甚至连续被骗而毫无察觉。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通常在受骗者犹豫不决时使用,只要行骗者采用这种方式,受骗者就会相信并上当受骗。
犯罪分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单位证明等证件,并善于伪装,虚张声势,甚至借用他人资产显示自己的实力,对受害单位方的主管人员进行行贿,以获取他们的信任。
行骗者通过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来作为担保,实施合同诈骗。犯罪分子可能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这些票据,使其看起来真实,或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这些票据,不容易被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