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点播,欺诈如何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法律知识

超前点播,欺诈如何认定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7-01

 
361142
视频网站对热点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热点资源可以吸引大量的观众,对热点的资源一般是要VIP才能观看的,日前一著名视频平台因超前点播被推动舆论的焦点,那么超前点播,欺诈怎样认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以下知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

(I)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

实际生活中,陈述错误事实并不少见,根据行为人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行为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此时就构成欺诈的主观要件;第二类是行为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认为陈述的错误事实是真实的,即他主观上并没有陈述错误事实的故意,此时不构成欺诈的主观要件。但是如何区分行为人是否具有陈述错误事实的故意,却非易事。这主要从行为人的行为动机、知识经验以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去认定。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

大部分国家的法律规定,当行为人有义务说明真实情况而不说明、保持沉默即构成欺诈。我国法律对沉默是否构成欺诈的规定与上述规定相似。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诈行为而作出的,也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延伸阅读
  1. 网签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2.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要件的法律术语解析
  3. 关于董某强制医疗案的代理意见
  4. 一、物业费违约金上限
  5. 山西省曲沃县法院开庭审理吉县原副县长姜*仲破坏选举一案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欺诈行为的定义和方式
  2. 一万元是否构成合同欺诈罪
  3. 欺诈的概述
  4. 合同欺诈的定义与分类
  5. 案情
  6. 合同欺诈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7. 超前点播,欺诈如何认定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2. 委托还款协议书范本
  3. 动产归夫妻一方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
  4. 现收收益与将来收益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