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事实借款是合同诈骗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法律知识

虚构事实借款是合同诈骗吗

点击数:47 更新时间:2024-06-13

 
335429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有如下五种: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合同诈骗罪行为人是否“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其客观鉴别标准,关键是看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所以合同诈骗,简言之,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故意制造假象使与之签订合同的产生错觉,“自愿”地与行骗人签订合同,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延伸阅读
  1. 不履行合同报警有用吗
  2.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3.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4.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5. 挪用合同款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霸王条款是否构成合同欺诈
  2.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3. 合同欺诈的法律特征
  4. 昌邑法院审结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
  5. 中小企业常见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6.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7.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2. 天津市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官方范本)
  3.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完整版)
  4. 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