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法律知识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1-14

 
55814

合同诈骗的法律特点及手段

一、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

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目前,合同诈骗犯罪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其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案值也逐渐上升。

1. 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财物

犯罪分子为了获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常常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财物来显示自己的履约能力。他们借用他人的财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以此骗取对方的信任。例如,在某合同诈骗案中,被告人在贷款过程中,借用他人的摩托车作为抵押,虚构自己的履约能力,成功骗取贷款。

2. 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证件

为了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犯罪分子常常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证件。这些虚假证件可以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用于证明犯罪分子对某项财产享有权利的文件。例如,在某合同诈骗案中,被告人私刻了一家公司的公章,并以该公司业务员的身份与对方签订合同,从而骗取了大量资金。

3. 先履行部分合同或小额合同

为了获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犯罪分子常常在签订合同后先履行部分合同义务,或者签订小额合同。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让对方相信他们有能力履行全部合同义务,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例如,在某信用证诈骗案中,被告人为了显示自己有实力,先与对方签订了联营协议并履行部分合同义务,然后要求对方打入大额资金,最后逃匿。

二、预防合同诈骗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合同诈骗犯罪,我们需要及时分析其手段和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对合同诈骗犯罪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此类犯罪的认识和警惕。

其次,加强对合同签订过程的监管,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此外,加强对票据和证件的审核,防止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和虚假证件。

最后,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合同诈骗犯罪的发生,保障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延伸阅读
  1. 培训机构过度承诺犯罪吗
  2. 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3. 合同欺诈构成刑事犯罪吗
  4.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5. 合同诈骗罪的合同的定义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和相关知识
  2. 通过合同进行欺诈七种形式
  3. 劳动合同无效案件:求职者编造简历导致权利无法保障
  4. 梁-涛与劳动服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无效性问题
  5. 构成欺诈行为的要件
  6.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7. 合同无效时的赔偿责任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