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17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即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和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单位犯本罪较为常见,因为单位一般具有合法的经营权利和经营范围,可以利用这些权利签订合同进行诈骗,具有欺骗性。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间接故意和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因为本罪的犯罪目的是构成要件之一,而间接故意和过失行为没有明确的犯罪目的,所以不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因间接故意或过失行为客观上占有他人财物,应按经济合同法处理经济合同纠纷原则处理,适当给予过错方经济制裁。主观上非法占有的目的是衡量罪与非罪的标准,不能仅凭行为人的口供或辩解,而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和犯罪结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本罪定性准确。
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它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具有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行为:以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或者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接受对方当事人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根本不履行合同,其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大。刑法第224条列举了五种行为: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2、经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的。刑法未对犯罪客观方面作穷尽例举,但笔者认为此条款仍需以司法解释形式予以明确,以符合“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
在合同诈骗罪中,所指的“合同”是指平等主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即经济合同。它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的协议。民事合同和行政合同不属于合同诈骗罪的适用范围。因为民事合同只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关系,一般不具有生产经营目的,不受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相互达成的协议,其体现的是行政管理秩序,而不是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利用民事合同或行政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不应适用合同诈骗罪的定性处罚,而应根据实际侵犯的客体和行为的危害程度进行正确的定性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