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若干问题探讨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15
我国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种犯罪以合同这种“合法形式”为掩护,手段隐蔽,情况复杂,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合同诈骗罪存在诸多难点问题,笔-者试就此略作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的内涵
合同诈骗罪的特点是利用合同实施诈骗行为。为了正确界定合同诈骗罪,必须理解合同的性质。根据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性质,合同必须能够体现市场经济秩序。首先,合同必须具有财产内容,即调整财产关系的合同。调整身份关系的合同不属于合同诈骗罪。其次,合同必须存在于市场经济活动中。有些合同虽然具有财产内容,但不是存在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也不能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再次,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需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易关系。有些合同虽然具有财产内容且存在于市场经济活动中,但不具有规制市场活动的意义,也不能以合同诈骗罪认定。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形式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形式
根据合同法,合同的订立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有学者认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限定为书面合同,但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有证据证明存在合同关系且发生在经济活动中,即便是口头合同也应视为合同诈骗罪。筆者认同第二种观点。利用口头形式实施合同诈骗与利用书面合同一样,都侵犯了他人财产所有权和市场经济秩序。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非书面形式的合同,排除口头合同会与现实脱节。此外,行为人常常先利用书面合同进行诈骗,再以口头合同继续行骗,若排除口头合同形式,将导致对同质行为定不同罪名,违背刑法的统一性,增加司法复杂性。最后,合同诈骗罪强调合同内容,不应过多限制合同形式。因此,合同诈骗罪的合同形式包括书面和口头形式。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中的“利用合同”
利用合同的含义
普通诈骗罪中也存在借合同名义实施诈骗的情形,这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相符,使司法机关在认定时进退两难。因此,对于“利用合同”这一概念需要认真解读。利用合同指的是通过虚假签订、履行合同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达到非法占有目的。利用合同即是合同诈骗行为。但对于那些行为人采用合同形式,但相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非基于合同的,而是由合同以外因素导致的,应认定为诈骗罪。不能因为存在合同而一概以合同诈骗罪认定。对于借合同名义实施诈骗的行为,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才能正确定罪名。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效力”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效力问题
合同诈骗罪成立后,合同的效力问题尚未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合同应为无效合同,因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二是认为合同应为无效合同,因为实施了欺诈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三是认为合同应为可撤销合同,因为是基于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笔者认为,合同诈骗罪成立不必导致合同无效。虽然利用合同诈骗违反了刑法的强制性规定,但不能因为刑法对诈骗行为的否定而否定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应根据民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只有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才能认定为合同无效。对于利用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问题,有三种观点:一是只指公法意义上的国家利益,即纯粹的国家利益;二是包括国有企业的利益,因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三是指社会公共利益。笔者认为,这里的国家利益应当狭义理解,只有损害了国家安全、政治利益才算损害了国家利益。损害国有企业利益的,应作为侵害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而不是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行为。对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另有条款规定,不必在此包含进去。虽然合同诈骗行为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财产所有权,但并未损害国家安全、政治利益,因此不能认定合同无效。笔者认为,确定合同诈骗罪成立后合同的效力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应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若将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全部认定为无效合同,法院可以不考虑被害人的意见,主动宣告合同无效,剥夺被害人选择有利补救方式的权利,这对被害人极为不利。若将合同认定为可撤销合同,将选择权交给被害人,对被害人更为有利。对于合同诈骗罪成立后的合同,被害人可根据自身利益选择继续履行或变更合同,要求诈骗行为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撤销合同。同时,将合同诈骗罪成立后的合同视为可撤销合同,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增加社会财富,尽量减少因消除合同关系和返还财产而导致的财产损失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