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权行使合同解除权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谁有权行使合同解除权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1-31

 
54663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是谁

合同当事人享有解除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应当是合同当事人,而非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根据原《经济合同法》第27条和第28条的规定,当出现解除权行使的法定事由时,当事人一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此外,根据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5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涉农村土地承包的变更、解除合同。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逐步完善了我国对于合同解除权的规定,始终将解除权赋予了合同当事人,而未赋予人民法院或其他机构。

守约方享有解除权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只有守约方才享有解除权,违约方不享有解除权。这一点对于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审查解除合同的法律文书是否齐备、明确解除权的主体是谁,以做出正确裁决非常重要。

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单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

根据合同法,单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括以下五种:(一) 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形。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现象。当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二) 预期违约将不履行主债务的情形。预期违约是从英美法系引入的概念,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种形式。(三) 迟延履行主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情形。当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债务时,对方当事人应给予债务人合理的宽限期。如果在宽限期内,债务人仍未履行主债务,表明债务人有严重过错,债权人在此情况下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迟延履行是指主债务的履行迟延不会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情况。如果履行期限对债权人的权益实现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即迟延履行主债务会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债权人可以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无需催告。(四) 根本违约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形。根本违约的形式多样,包括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履行地点、方式等不符合合同约定,严重影响合同当事人期望的经济利益。在债务人根本违约的各种情形下,合同当事人期望的经济利益已无法实现。在此情况下,债权人无需催告即可直接解除合同。(五) 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延伸阅读
  1. 详解合同解除权怎么行使
  2. 建筑施工合同的变更及解除
  3. 保险合同解除的原因有哪些
  4. 行使不安抗辩权效果都有哪些
  5. 怎样行使合同解除权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虚构债权债务转让关系合同怎么写
  2. 公司倒闭员工交社保一年了怎么赔偿
  3. 要跟律师解除合同律师可以不退款吗
  4. 委托合同终止条件具体包括了哪些内容
  5. 什么情况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6. 公证提存的相关法律规定
  7. 企业租赁合同解除通知书范本是怎样的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