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1

 
395642
现实的案件审理中,经常会遇到要解除合同的情况,解除合同是需要一定理由的,不是谁想解除就能解除。那么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法律常识吧,希望小编能够帮助到您。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火灾等自然现象以及战争等社会现象。当不可抗力影响到合同目的的实现时,才能导致合同解除。

二、预期违约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行为。

三、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是指已届履行期而未能履行债务,且该迟延履行可归责于债务人。只有当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在债权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债务,债权人才能解除合同。

四、其他违约行为

完全不能履行、不适当履行、部分履行等违约行为也可能导致合同解除。但必须以债务人的违约行为构成根本违约或造成合同目的落空为前提。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行使合同解除权的程序

解除权包括法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权,都属于形成权。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只需将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送达给对方当事人,即可发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无需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解除权的行使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

只有在合同规定的条件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一方才有权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二、通知对方当事人

解除合同应通知对方当事人,并在通知到达时生效。一旦作出解除合同的通知,不得随意撤销。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通知的形式没有特别要求。

三、及时行使解除权

如果当事人约定了解除权行使期限或法律规定了期限,解除权必须在约定或法定的期限内行使。若既没有约定期限也没有法定期限,不享有解除权的一方有权催告解除权人在合理期限内行使解除权,否则解除权将消灭。对于催告的合理期限有异议的,应由法院或仲裁机构确定。

四、办理批准、登记手续

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应按规定办理,否则解除合同无效。

延伸阅读
  1. 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解除权行使方式
  2.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期限
  3. 因双方原因无法履行合同完成怎么处理
  4. 口头合同的解除条件
  5. 当事人一方构成根本违约时另一方可否要求解除合同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合同解除的相关条件
  2. 提存债务怎么清偿?解读法院要求的步骤与措施?
  3. 提存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 提存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 超过20年无人认领?提存标的的最佳处理方法?
  6. 出卖人依法提存货物,谁负担提存费用
  7. 合同提存期限有多长时间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