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承诺也是一种合同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22
在实践中,在很多事情上面,我们会选择较方便的口头承诺。然而,这也是很多纠纷的源头。因为较多人会认为口头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算合同。那么,口头承诺也是一种合同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说明,希望会对您有帮助。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
一、口头承诺的法律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法人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所实施的合法行为。根据第56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规定使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其规定。因此,口头承诺可以被认定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二、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口头承诺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自承诺开始,也就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生效。承诺之人受承诺的约束,除非依照法律规定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口头承诺之人不得对自己的承诺随意变更或解除。
三、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性
口头承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精神。法律的渊源来自于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我国自古就有“人无信而不立”。这体现了社会道德与法律对于信守承诺的重视。
四、口头承诺的证明困难
然而,客观事实与你能够证明的客观事实未必一致。接受承诺一方,如果不能证明口头承诺的客观存在,恐怕维权方面将面临巨大障碍。因此,在实践和法律方面,建议将相关承诺落实于书面形式,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五、口头承诺的法律约束力
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口头承诺,只要在其行为实施之时,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符合无效或可撤销、可变更的情形下,该民事法律行为依法成立,依法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口头承诺)自成立之日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