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2
(1)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的管辖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的管辖规定主要涉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受理第一审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而刑事诉讼中的管辖除了解决各人民法院之间的审判管辖,还要解决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之间立案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分工,即刑事诉讼中的职能管辖。因此,我国的刑事诉讼管辖除了上述审判管辖外,还包括职能管辖。职能管辖将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受理和侦查权交给公安机关和检察院,但对这些刑事案件的审判权仍归人民法院。
(2)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选择权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某些案件的管辖有一定的选择权。除了上述四大类管辖外,还包括协议管辖和选择管辖。这些管辖形式是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领域的运用,旨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使他们能够选择最信赖的人民法院进行诉讼,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然而,在刑事诉讼中,无论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当事人都无权选择管辖和处分,这是由刑事诉讼追究和惩罚犯罪的特点所决定的。
1. 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
根据管辖的确定是否由法律规定为标准,可以将管辖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
(1) 法定管辖:法律明确规定哪些案件由哪一级人民法院中的哪一个法院行使管辖权。根据法院对案件的纵横管辖关系,法定管辖又可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2) 裁定管辖:由享有相应权限的法院作出裁定或决定,以确定具体的管辖法院。裁定管辖又可分为指定管辖、移送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
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的关系是,法定管辖是针对诉讼管辖的一般情形作出的规定,而裁定管辖则是针对特殊情形而制定的。裁定管辖既可用于落实法定管辖的规定,也可用于对法定管辖进行个别调整。
2. 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
以管辖是否由法律强制规定,是否允许当事人协议变更为标准,可以将管辖分为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
(1) 专属管辖:法律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管辖权,当事人也不得以协议方式变更管辖。
(2) 协议管辖:尽管法律已经对管辖作出了规定,但同时法律又允许当事人以书面协议方式选择其他管辖法院,人民法院在确定案件纠纷的管辖权时,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先。
地域管辖是以人民法院的辖区和案件的隶属关系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区域内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地域管辖可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合并管辖。
- 一般地域管辖:以诉讼当事人住所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管辖。
- 特殊地域管辖:以民事案件的特定法律关系或标的物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管辖。
- 专属管辖:某些民事案件必须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
- 协议管辖:当事人可通过协议选择在某一人民法院进行诉讼。
- 共同管辖:两个以上的法院对同一个诉讼案件都有合法的管辖权。
- 合并管辖:对某个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与该案有牵连的其他案件。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包括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