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件履行不能的解决方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意外事件履行不能的解决方法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9-19

 
428651
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并且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就需要履行合同的相关义务内容了。有的合同可能会因为天气、地震等意外事件,导致合同履行不能,影响当事人的权利。那么,意外事件履行不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导致履行不能,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解除合同或者变更合同。

履行不能的定义

履行不能,又称为给付不能,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债务人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履行债务。履行不能使得债的目的无法实现,从而导致债务消灭或者转化为损害赔偿债务。履行不能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因为标的物已经灭失,有时虽然标的物存在但因为法律原因无法交付,比如标的物被法律规定为限制流通物,有时是因为债务人自身的原因无法提供原定的劳务,比如在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等。

履行不能的判断标准

判断履行是否可能,应根据一般社会观念来判断,而不能仅凭债务人的观念来断定。如果依据社会观念认为债务事实上已经无法强制执行,即属于履行不能;即使尚有履行的可能,但如果履行将付出不适当的代价或冒有生命危险,或因此违反更重大的义务,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也应认定为履行不能。但履行不能不包括以下情形:履行困难、债务人缺乏资力、选择之债中尚有可选择的给付、货币之债和利息之债。

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一种情况

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导致合同履行不能,无论是否可归责于债务人,债务人都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可以免除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此外,如果违约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种情况

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导致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可以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第三种情况

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导致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一时不能履行,待不能的原因消除后,债务人应履行原债务,并承担违约责任,但此时履行不得违反《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

第四种情况

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导致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债务人可以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对能履行的部分仍应继续履行,但不得违反《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并同时承担违约责任;如果部分履行不能导致债权人订约目的不能实现,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第五种情况

如果发生意外事件导致合同履行不能,而这不能归责于债务人,债务人的法律后果分别表现为:(1)解除原债务的实行履行责任。因一时履行不能,债务人在不能障碍消除前不负履行迟延责任;(2)遇到履行不能的情况时,债务人有及时通知对方的义务,并有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的义务,如《合同法》第118条的规定;(3)除了承担违约责任,还要依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

延伸阅读
  1. 车辆抵押贷款未偿还的法律后果及解决方法
  2. 行政上诉人明确拒绝陈述的法律后果
  3. 国际贸易合同违约的法律后果
  4. 顺序履行抗辩权与后履行抗辩权的区别
  5. 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2.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3.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
  4. 什么是合同后义务
  5.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6.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