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4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对被害人实施欺骗,被害人基于被骗而陷入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于行为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然,如果其他法律对此有另外的规定,将依照规定处理。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情况下,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同时,如果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侵权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获得适当补偿。如果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有权要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指的是行为人在紧急情势下,及时对遭受困难的受助人进行救助的行为。紧急情势可以是不法侵害、受助人突发疾病或个人危难等情况,还包括紧急情况下的财产损害。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