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7
在传统的法律体系中,法院的管辖权通常是根据与合同相关的地理范围来确定的。然而,在因特网的世界中,网络空间是没有边界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瞬间跨越千里甚至跨越国家,而无需在物理上改变位置。因此,我们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将网络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领域。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如何确定法院对网络空间的管辖权。
原告就被告原则是传统民事诉讼中的管辖原则。然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被告往往不使用真实姓名、真实地址等个人信息。这使得在纠纷发生后,原告很难确定被告的住所地,从而难以确定被告所在地的法院。
传统的合同纠纷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可以协议选择的管辖法院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在传统的合同纠纷中,合同签订地的确定方法是:如果书面合同明确写明了合同签订地点,则以合同上写明的为准;如果未写明,则以双方在合同上共同签字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如果双方签字盖章不在同一地点,则以最后一方签字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然而,在网络交易中,如果双方在电子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签订地点,情况就不同了。但是,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签订地点,那么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双方当事人往往不会见面,所有的交易包括电子合同的签订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双方可能知道对方的电子邮箱,但往往不会了解对方在物理空间中的具体位置。因此,当事人的电子邮箱无论在何地,都不会影响其登陆邮箱收取邮件。为了保证电子合同的效力,可以采用数字签名的方式。然而,该方式并没有具体地点的要求,当事人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数字签名,从而使与合同无关的任何地点都可能成为合同签订地,这增加了合同签订地的不确定性。
合同履行地是指合同规定的履行义务和接受义务的地点,主要涉及合同标的物的交接地点。在电子商务合同中,一种主要的交易产品是在线信息产品,如软件、多媒体作品、数字化文字作品等数字产品。这些无形信息产品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和下载来实现交易标的物的交付。这些信息产品的数据电文被分为若干个数据包,从一方当事人指定的系统传送到另一方当事人指定的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可能经过不同管辖区域的中转服务器。因此,网上合同的履行地如何确定成为互联网对司法管辖制度提出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