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房拆迁补偿款归属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出租法律知识

公房拆迁补偿款归属问题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5-20

 
426403
公房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解决民众居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策,它的所有权是归于国家或者单位的,使用权是属于承租人的。近年来我国推行了公房改制,将大量的公房变成个个人所有权的房产。那么这类房产如果遇到拆迁,拆迁补偿款是属于个人吗?手心律师网小编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供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来看看。

公房产权与拆迁补偿款归属

公房进行房改后,产权归属由个人拥有。在取得公房的合法产权后,对公房进行拆迁时,拆迁补偿款应全部归属于公房的产权人。房屋征收部门会对公房产权进行调查,以确定补偿款的受益人。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

第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应组织调查登记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并公布调查结果供被征收人查阅。

第十六条:确定房屋征收范围后,不得在该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房屋或改变房屋用途等行为,以避免增加补偿费用。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不予补偿。房屋征收部门应书面通知相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暂停期限不超过1年。

第二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订立补偿协议,约定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

一旦补偿协议订立,任何一方不履行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公房的继承问题

公房不在遗产范围,不能继承

根据中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一般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对于公产房的承租人来说,他们只拥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因此公产房并不属于遗产范围,因此不能通过继承获得。

然而,从社会安定和和谐的角度出发,一般来说是可以变更公产房的承租人的。根据建设部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其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的家庭成员可以继续承租。”

综上所述,公有住房的承租权取得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特别是原承租人去世时,承租权并不适用《继承法》的规定。但是,对于符合承租条件的承租人,经住房部门同意,可以变更承租人的姓名,延续承租权。

延伸阅读
  1. 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后是否需要拆迁许可证?
  2. 满足遗产条件,可以继承
  3. 私房与离婚后的拆迁补偿
  4. 房屋拆迁公房有拆迁补偿吗
  5. 公房拆迁谁能获得补偿款

房屋租赁热门知识

  1. 公房拆迁补偿款归属问题
  2. 公房拆迁补偿款如何分配
  3. 房屋拆迁补偿款离婚时如何分割?
  4. 拆迁分房家庭夫妻纠纷怎么办?
  5. 公房拆迁如何补偿,补偿款如何分配
  6. 同住人有权得到公租房拆迁补偿款吗
  7. 公房拆迁:有户口就有拆迁款吗
房屋租赁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