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10

 
426372
会计行为,就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目标的驱动下,对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条件制约所作出有目的的会计反应活动。那么会计上对它的具体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介绍。

会计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

根据会计系统的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会计行为规范主要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为基础。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这些法律文件通过规定会计人员的权利、方法、责任和义务,确认、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和经济秩序。会计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具有概括性,是会计行为主体必须遵循的行为模式,用以判断会计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符合性。只有通过会计立法,才能使会计职能有效发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会计行为道德规范

会计行为道德规范是为了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而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组织遵守的行为规范。会计行为道德规范具有职业性和社会性,要求会计行为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达到合情、合理和合法的效果。在追求本单位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会计行为规范必须在会计法制的前提下,与社会利益目标保持一致,遵纪守法。

制约会计行为的因素

内在因素

制约会计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新的《会计法》要求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培训,督促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处理会计事项,不做假账、不畏权势,以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

外在环境

制约会计行为的外在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方面,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等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活动行为,从而影响会计行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限定了会计人员的行为范围,会计主体的行为不得超出会计法律的规定。市场环境也限制着企业的经济战略行为,从而影响长期和短期的会计行为。在微观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战略方案以及对内部机构的管理行为等直接影响会计主体的行为。在企业内部,会计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受制于企业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实际情况表明,很多违法行为是在企业负责人的指使下进行的,例如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虚增利润骗取贷款、隐瞒利润逃避交税等,这些行为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新的《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主体,有利于会计行为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延伸阅读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含义和计量基础
  2. 会计诚信的内涵是什么
  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4. 成为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基本条件
  5. 单位负责人直系亲属能担任会计职位吗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2.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3.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
  4. 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5.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6.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7. 资产负债管理的构成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