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4-07
私募产品募集阶段的披露内容
私募产品在募集时需要披露的内容包括:
- 基金的基本信息,包括基金名称、基金架构、基金类型、基金注册地、基金募集规模、最低认缴出资额、基金运作方式、基金的存续期限、基金联系人和联系信息、基金托管人。
- 基金管理人基本信息,包括基金管理人名称、注册地/主要经营地址、成立时间、组织形式、基金管理人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登记备案情况。
- 基金的投资信息,包括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投资方向、业绩比较基准(如有)、风险收益特征等。
- 基金的募集期限,应载明基金首轮交割日以及最后交割日事项(如有)。
- 基金估值政策、程序和定价模式。
- 基金合同的主要条款。
- 出资方式、收益分配和亏损分担方式、管理费标准及计提方式、基金费用承担方式、基金业务报告和财务报告提交制度等。
- 基金的申购与赎回安排。
- 基金管理人最近三年的诚信情况说明。
私募基金运行期间的披露内容
私募基金在运行期间需要披露的信息包括:
- 报告期末基金净值和基金份额总额。
- 基金的财务情况。
- 基金投资运作情况和运用杠杆情况。
- 投资者账户信息,包括实缴出资额、未缴出资额以及报告期末所持有基金份额总额等。
- 投资收益分配和损失承担情况。
- 基金管理人取得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包括计提基准、计提方式和支付方式。
- 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信息。
产品发生重大情况时的披露内容
当私募基金发生重大情况时,需要向投资者披露的信息包括:
- 基金名称、注册地址、组织形式发生变更。
- 投资范围和投资策略发生重大变化。
- 变更基金管理人或托管人。
- 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 触及基金止损线或预警线。
- 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发生变化。
- 基金收益分配事项发生变更。
- 基金触发巨额赎回。
- 基金存续期变更或展期。
- 基金发生清盘或清算。
- 发生重大关联交易事项。
- 基金管理人、实际控制人、高管人员涉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正在接受监管部门或自律管理部门调查。
- 涉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基金财产、基金托管业务的重大诉讼、仲裁。
- 基金合同约定的影响投资者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披露要求
根据《披露办法》第三条,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按照中国基金业协会的规定以及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披露应符合协会的规定以及基金合同的约定,其中基金合同对披露的要求不能低于协会的规定。因此,管理人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基金合同,如果基金合同中关于披露的要求低于协会的规定,那么该基金合同很可能被协会质疑。
披露内容
根据《披露办法》第九条,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向投资者披露的信息包括:
- 基金合同。
- 招募说明书等宣传推介文件。
- 基金销售协议中的主要权利义务条款(如有)。
- 基金的投资情况。
- 基金的资产负债情况。
- 基金的投资收益分配情况。
- 基金承担的费用和业绩报酬安排。
- 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 涉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基金财产、基金托管业务的重大诉讼、仲裁。
- 中国证监会以及中国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其他重大信息。
该条款对于基金的募集会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招募说明书等宣传推介文件属于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向投资者披露的信息,在募集基金阶段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次,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必须向投资者披露,这在基金设立和募集阶段尤为重要。
披露标准
根据《披露办法》第十一条,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基金信息时,不得存在以下行为:
- 公开披露或者变相公开披露。
-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对投资业绩进行预测。
- 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
- 诋毁其他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者基金销售机构。
- 登载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祝贺性、恭维性或推荐性的文字。
- 采用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性、准确性、权威性的数据来源和方法进行业绩比较,任意使用“业绩最佳”、“规模最大”等相关措辞。
- 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在实践中,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募集LP时经常会在各种文件中指出基金的预期收益率。然而,《披露办法》第十一条中禁止对投资业绩进行预测,这是否意味着以后私募基金在募集时无法表明预期收益率?另外,对于“违规承担损失”的具体解释也需要协会进一步解释。
基金合同中的披露事项
根据《披露办法》第十五条,基金合同中应当明确信息披露义务人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的内容、披露频度、披露方式、披露责任以及信息披露渠道等事项。所有私募基金管理人应该重新核查自己的相关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前述要求。
根据《披露办法》第二十四条,私募基金管理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未在基金合同约定信息披露事项的,基金备案过程中由中国基金业协会责令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