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5
创新带来了风险,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公司而言,初期都是亏损的。如果长期得不到资金支持,就有可能倒闭。新三板的“挂牌即定增”机制与IPO融资相似,但省去了排队等待的时间成本。对于资金紧缺的初创型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可以带来GDP、就业、税收、口碑等一系列好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补贴措施,将本地企业送进新三板。一旦挂牌成功,企业就进入了体制内的视野,享有资源、渠道、人脉、声誉等隐形福利。对于与体制内联系较密切的医疗、教育等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登陆新三板相当于一次IPO的试炼,企业在信息披露、财务、公司治理等方面接近上市公司的标准。此外,通过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深度合作,也为上市消除了不少障碍。挂牌后,公司成为公众公司,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更早暴露在媒体和公众面前,有利于公司树立阳光、透明的形象,为未来成功上市赢得好印象。
对于成长到一定规模,在资金、技术、人才、业务拓展渠道等方面遇到瓶颈的企业来说,被一家上市公司以保留相对独立性的方式并购,是一种快速成长的捷径。新三板挂牌企业由于普遍具备技术优势和创新模式,且并购成本较低、定价机制明确,成为上市公司的热门并购标的。
此外,一些企业也有主动并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需求,而新三板挂牌为此类并购提供了便利。首先,登陆新三板后,企业募资渠道增加,有实力实施并购;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定向增发股份方式实施收购,多了一种低廉的支付方式;最重要的是,做市制度退出后,新三板挂牌企业股票流通性强、交易活跃,投资者也会更积极地参与公司发行股份收购事项。因此,寻求并购和被并购机会的企业,不妨多了解一下新三板。
“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诞生数千名富豪员工”的神话让无数人羡慕不已,也让企业家们开始关注“股权激励”。特别是对于初创期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薪酬水平低、对人才依赖度高,亟需股权激励来留住人才。
新三板的作用首先是为员工股权提供流动性,只有企业上市了、可以交易,员工手里的股权才有价值、可变现。此外,相比A股,新三板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灵活性更高。挂牌公司主要遵循公司法、证券法及股权系统的相关规定,除了模拟上市公司实施期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员工持股,还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员工持股。因此,对于有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登陆新三板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企业而言,拿到了股转系统的挂牌许可,以及六位数的公司代码,可以提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此外,企业可以借助挂牌的契机进行品牌宣传。挂牌后,企业还有机会参加业绩说明会、定增路演等各类展示企业形象的活动。那些有着强烈品牌宣传需求的企业适合挂牌新三板。
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型企业不适合挂牌新三板。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目的是为了打通直接融资的通道,吸引产业资本的关注。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成长空间,即使现在盈利不错,也很难在新三板获得融资并取悦二级市场投资人。
完全冲着钱去的公司也不适合挂牌新三板。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诱人的补贴政策,但企业挂牌后,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款,每年还要支付券商辅导费用。一些企业以为上了新三板就能定向增发,把钱拿到手再另作打算,但上新三板不同于IPO,企业自身的资质决定了“挂牌”和“融资”之间的距离。对于一些概念不新、资质较差的企业来说,即使成功挂牌,找到愿意购买股份的投资者也很困难。
总之,初创期、盈利较少甚至不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独特商业模式,在细分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成长空间大、未来爆发力强、迫切需要筹集资金投入研发项目或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企业,更适合挂牌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