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4
2012年7月26日,贾某声称,2010年7月6日,A公司向贾某借款400万元未偿还,刘一和刘某作为担保人。贾某要求法院判决刘一和刘某偿还200万元借款,并承担诉讼费用和其他费用。刘某辩称A公司是主债务人,为了搞清事实,要求追加A公司为被告;刘某是作为见证人签名,而不是担保人;即使刘某是担保人,他也是为A公司担保,而不是为刘二个人担保。贾某将借款打入刘二个人的账户,没有履行与A公司的借款合同,因此应该自行承担责任。刘某要求法院驳回贾某对他的起诉。2012年11月15日,贾某向法院申请追加A公司为被告。邹平县人民法院于2012年11月26日追加A公司为被告。
贾某主张刘某在借据上的签名是作为担保人;刘某承认在借据上的签名和注明的时间是他自己写的,但他声称自己是作为证明人签名,而不是担保人。邹平县人民法院认为,刘某在借据上的签名没有注明为证明人,并且也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他在借据上的签名是作为证明人的。因此,法院不接受刘某的辩解理由,认可他在借据上的签名是作为担保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由于贾某和刘一、刘某在借据中没有明确约定担保方式和担保期限,刘一、刘某应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担保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担保期间应该从自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即2012年7月6日起计算,贾某在2012年7月26日向刘一、刘某主张权利,没有超出担保期间,因此这两个担保人应与A公司一起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本案的借据明确载明借款单位为A公司,该公司在借据上盖有公章,明确表示借款人为A公司,而不是刘二个人。由于刘二是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有权代表公司进行业务活动。贾某根据刘二的要求将借款汇入刘二的账户,是履行借据约定的付款义务,而不是与刘二个人之间形成新的借款关系,也没有改变借款合同的主体。A公司也承认收到了贷款。上述事实表明,贾某与A公司之间的借款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并且已经履行。因此,贾某与A公司之间的借款依法成立,且合法有效。借据上载明刘某在担保人刘一的左下方签名,根据常理,债权人贾某自然会认为刘某是担保人。如果刘某是作为见证人,他应该在签名前面注明。现在,债权人贾某、担保人刘一和债务人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刘二都证明刘某是担保人;刘某在诉讼中也表示,如果借款汇入A公司账户,他会考虑承担担保责任。贾某为了确保A公司偿还借款的能力,要求A公司提供担保人,这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