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4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地方人民法院在受理某一案件后,如果发现对该案件无管辖权,为了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审理,可以将该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移送管辖实质上是将案件进行移交,而不是将案件管辖权进行移交。这是一种纠正管辖错误的措施。通常情况下,移送管辖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但也不排除在上级和下级人民法院之间进行移送。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法院的管辖范围,应当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并且被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案件。如果被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移送的案件不属于该院的管辖范围,应当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而不能自行再次移送。
(一) 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对于尚未受理的案件,如果经审查确定不属于本法院的管辖范围,就不存在移送管辖的问题,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 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无管辖权。只有依法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审判权,因此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无权审理案件。
(三) 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辖权。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须具备管辖权,不能随意移送,只能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