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5
挪用公款罪是一种特殊主体罪,主要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的定义与贪污罪中的定义基本相同,具有特定性和公务性。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1. 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2. 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 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在客观行为表现和主观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
1. 犯罪主体不同。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依法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2. 犯罪客体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及财产所有权,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以及接受委派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在的非国有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所有权。
3. 犯罪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所有公共财产属性的公款,包括资金、有价证券和特定款物。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不仅包括当然的公共财产,还包括拟定的公共财产以及接受委派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在的非国有单位的资金。
4. 刑罚不同。挪用资金罪的刑罚相对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