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案涉及原告王某与被告刘某之间的借款纠纷。原告王某向农-行申请借款并将部分款项借给被告刘某,但被告刘某未能按时归还借款。法院判决原告王某向农-行清偿借款本息,并承担诉讼费。原告王某因此多支付了一定费用,并以此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刘某赔偿损失。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刘某是否应赔偿原告王某多支付的诉讼费和执行费用。
支持原告王某的第二项诉讼请求。原告王某主张被告刘某的违约行为导致了原告支付额外费用,因此被告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不支持原告王某的第二项诉讼请求。原告王某明知被告刘某违约,却未及时向银行清偿借款,导致银行起诉并判决后仍未履行。原告的第二项诉讼请求是原告故意扩大的损失,因此不应予支持。
小编同意第二种观点,原因如下:
原、被告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在农-行营业厅订立的口头合同。根据合同条款,原告借给被告现金10000元,并约定了借款期限和利率。被告应代原告向银行归还借款。根据双方的约定,被告应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债务。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违约方应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被告未按照约定代原告向银行还款,已构成违约。原告王某应积极履行还款义务,但未尽到自己的义务。在法院判决后,原告既未提供享有第三人到期债权,又未履行判决,导致法院强制执行并收取了执行费。原告的第二项诉讼请求是原告消极对待而扩大的损失,原告对此本身有过错,应对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本案中,原告因被告违约而支付了逾期利息,这是被告违约导致的损失。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违约损害赔偿的目的在于弥补债权人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害后果。原告的第二项诉讼请求涉及的诉讼费和执行费用并非原告的实际损失,而是法院依法收取的费用。因此,被告应仅赔偿原告因违约行为支付的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