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权转让法律知识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4

 
40787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债权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让债权的,转让债权需要通知债务人的,债务人可以行使抗辩权,那么虚假债权转让是不是刑事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情形之一:1.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4. 收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

二、公司债权转让个人需要满足的条件

1. 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债权转让必须基于有效存在的债权。无效的债权转让或转让已经消灭的债权是不被允许的,这是为了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2. 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达成合意。债权人与受让人必须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债权转让的主体不适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将无效。因此,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是债权转让的必要条件。3. 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有四种合同权利不得转让:- 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 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 从权利的债权,即从权利依主权利的转让而转让,若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分类而单独转让,则为不允许的;- 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4. 必须进行转让通知,未经通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

总结

虚假债权转让构成合同诈骗罪,若诈骗金额较大,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债权转让个人需要满足债权的有效存在、双方的合意、可让与性以及转让通知等条件。以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得出的结论。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保证金的法律性质
  2. 债务重组的类型
  3.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4. 私人借款欠条有效期限的规定
  5. 案情简介
  6. 收支性融资风险的规避策略
  7. 一、主债务人进入破产抵押人的追偿权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