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能否处理土地纠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法律知识

警察能否处理土地纠纷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8

 
407865
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民经常出现纠纷的,例如土地被侵占、土地进行非法买卖等,产生土地纠纷时,就需要解决纠纷,而公民有纠纷的出现通常第一时间会报警,那么警察能处理土地纠纷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土地纠纷并非警察的管辖范围,当事人在面对土地纠纷时,应该寻求土地管理部门的帮助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由人民政府进行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如果当事人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满意,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后的三十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处理土地纠纷的方法

1. 双方协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土地纠纷可以通过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在协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自愿性,即双方自愿进行商谈,并达成一致协议。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愿,也不得进行非法干预。(2)合法性,双方达成的协议必须合法,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如土地权属不明、范围不清、地界未标志等问题。双方协商后,应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并提交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备案。

2. 行政调解

如果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应向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行政主管部门在调解时应确保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查明事实,明确责任。(2)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耐心的说服工作,解释利害关系。(3)既要符合法律法规,又要灵活处理。(4)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3. 人民政府处理

人民政府处理即行政处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乡级人民政府处理的土地纠纷主要是因为一方或双方为个人的土地权属争议,争议范围较小,数量较少,情节不太复杂。为了及时解决土地纠纷,方便群众,这类纠纷宜由乡级人民政府处理。然而,对于情节复杂、影响较大、涉及登记和发证的权属争议,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处理。但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受理此类纠纷。

4. 诉讼

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诉讼权使得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土地利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都有权请求国家依法保护。诉讼作为土地纠纷处理的一种方法,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形式。

引起土地纠纷的主要原因

土地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

  1. 相邻单位或个人之间的权属界线不清;
  2. 实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
  3. 用地手续不完备;
  4. 有关补偿、安置等措施未落实;
  5. 国家政策体制变动;
  6. 土地租赁、借用或重复征用、划拨等引起的土地权属混乱;
  7. 农田基本建设导致土地原有状况改变和地界变更,但无原始记载;以及其他历史原因遗留问题等。

土地管理热门知识

  1. 土地被非法占用的投诉渠道
  2. 警察能否处理土地纠纷
  3. 商铺外空地所有权归谁
  4. 解决土地纠纷的原则
  5. 因地制宜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最佳方法
  6. 土地使用证的变更程序及要求
  7. 公寓产权到期后怎么办要交多少钱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