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1

 
404927
劳动纠纷是经常出现的,劳动纠纷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造成的,如不支付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的情形,而劳动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那么劳动纠纷有援助律师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劳动纠纷当事人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当公民在以下需要代理的事项中,由于经济困难而无法委托代理人时,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上述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公民可以就上述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于1994年建立,其主要目的是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公民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和司法公正。法律援助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提供,他们将减免收费,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公民获得法律援助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有充分理由证明他们需要法律帮助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 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或失业救济标准,或者能够提供经济特别困难的证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可能面临死刑、未成年人、盲人、聋人或哑人等特殊情况时,如果没有委托辩护律师,应当获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具体形式包括解答咨询、调解、刑事辩护和诉讼代理、非诉讼代理以及办理公证等。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在10天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对于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在接到指定之日起3日内指派律师提供辩护。

劳动争议的产生原因

1. 劳动争议的内容主要涉及劳动权利和义务。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基础在于劳动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以及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规定或约定。是否遵循法律和合同规范是劳动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涉及就业、工资、工时、劳动保护、保险福利、培训、民主管理、奖励惩罚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复杂,任何一种不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引发争议。2. 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在劳动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使劳动关系当事人既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基础,又存在利益的差异和冲突。劳动争议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之间利益差异导致的利益冲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要劳动关系当事人拥有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劳动争议的产生就是必然的。
延伸阅读
  1.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2. 公厂搬迁外地不补偿要跑路怎么办
  3. 法律援助劳动法涉及的应该如何申请
  4. 劳动仲裁需要律师吗
  5. 劳动争议法律援助能申请到吗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3.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4.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5. 人事争议处理原则
  6. 无证驾驶发生事故,是否算工伤?
  7. 实习生个人劳动争议案件请律师要多少钱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