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7-02

 
402111

防止用人单位恶意拖延时间

过去,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劳动者常常抱怨诉讼程序复杂、时间过长,无法承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将改变这一状况。根据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法定一般期限为两个月,人民法院的一审和二审分别为六个月和三个月。一些用人单位利用这一制度恶意诉讼以拖延时间,使劳动者无法及时获得法律救济。因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制度,即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争议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以及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而发生的争议,仲裁裁局即为终局裁局。这有利于尽快解决劳动争议,避免增加劳动者的维权时间和成本。此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还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审理期限,由原来的六十日减至四十五日,如果确需延期的,延长期限也由过去的不超过三十日缩短至不超过十五日。

用人单位承担更多举证责任

以前,劳动者申请仲裁时由于信息和资源的不足,不仅要承担举证责任,还要付出大量的维权时间和成本,负担较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然而,考虑到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中通常占据信息和资源的优势,特别是掌握和管理着劳动者的档案、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等情况和材料,劳动者很难取得这些证据。因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特别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保障。这一特点减轻了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负担,特别是对劳动者来说,大大降低了维权成本。

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普及本法

配套措施正在起草中好政策需要贯彻落实,这就需要各种具体措施和规定的配套。为了更好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如何进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表示,各种配套措施正在紧张起草中。首先,利用多种渠道向全社会宣传普及这部法律,引导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正确理解法律的规定,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制定有关仲裁工作的配套规定,如组织规则、办案规则、仲裁员管理办法等,以正确指导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开展。
延伸阅读
  1. 确认劳动关系案件是否属于一裁终局
  2. 请求确认劳动纠纷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
  3.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确定
  4.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
  5. 公司注销劳动争议怎么解决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2. 公司辞退的原因及相应补偿
  3.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正确顺序
  4. 玩忽职守导致公司受损被辞退的维权方法
  5.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
  6.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范围
  7.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