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构成 > 信托财产法律知识

导致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有哪些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6

 
396472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托目的

根据《信托法》第十一条规定,信托合同无效的情形之一是信托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意味着信托合同的目的不能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否则将被视为无效。公序良俗的具体认定标准并无统一规定,但其具有宣示性作用。

二、无法确定信托财产

信托财产是委托人转移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管理、处置的财产,处于信托关系的核心地位。如果信托合同中的财产无法确定,即无法明确委托人所转移的财产,那么该信托合同将无法运作,也将被视为无效。

三、信托财产占有存在瑕疵

信托财产占有存在瑕疵是指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或限制流通的财产。这些财产包括只能由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标的物(如土地、森林、矿藏、河流、海洋、草原等),以及与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相关的标的物(如枪支弹药、黄金、白银、受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等)。此外,违反《产品质量法》的产品(如假冒伪劣产品、无检验合格证的产品、国家已明令禁止的产品及已过了保质期的产品等)以及违反商标、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检疫、计量法律法规的产品也属于瑕疵财产。根据法律规定,以禁止流通的财产设立信托或以限制流通的财产设立信托,均属于无效。

四、以诉讼或讨债为目的设立的信托无效

如果信托的目的是专门为了进行诉讼或讨债,而不是财产的管理和处置,那么该信托将被视为无效。在我国,委托人可以通过律师或其他法律手段进行诉讼或讨债,但如果信托的目的是财产的管理和处置,并且在管理过程中附带诉讼或讨债,那么该信托应被认为是有效的。

五、没有受益人或受益人范围不明确

信托是为了受益人而设立的财产管理制度,受益人在法律上是信托成立的要件之一。如果信托合同中没有明确受益人或受益人范围不明确,那么信托将失去了受益权的归属,丧失了存在的针对性,因此将被视为无效。

六、特定财产未进行登记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定的信托财产需要进行登记。这些特定财产包括按照《担保法》第41条规定的抵押财产(如土地使用权、房产、航空器、船舶、车辆、林木等),为使用外资贷款国家机关提供担保而进行的转贷款,依法可以转让的公司股权进行的出质登记,以及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如果这些特定财产未经过登记,那么信托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信托构成热门知识

  1. 信托财产的来源和性质
  2. 信托终止的情况
  3. 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
  4. 集合资金信托的类型
  5. 导致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有哪些
  6. 商事信托的定义及其法律性质
  7. 受托人与不同委托人进行交易的限制
信托构成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