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目前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资金信托业务不仅仅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更被视为一种理财产品。与贷款类资金信托和股权投资类信托业务相比,融资租赁类资金信托具有较小的风险,并且在风险控制方面更容易把握。然而,在操作这项业务时,常常面临以下风险:
在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融资租赁资金信托计划的存续期间,可能会遇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动,如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税收政策等风险的发生,从而对信托收益率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属于私募基金范畴,没有公共交易市场。投资者若想转让持有的信托计划份额,只能在受托人指定的营业场所进行人工“撮合”转让。缺乏有形的交易市场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信托产品存在流动性风险。这可能导致投资者由于缺乏交易条件,无法快速、低成本地变现信托财产,从而造成一定损失。
由于承租人、租赁标的物、交易结构等因素的不同,每个融资租赁资金信托计划的风险也不相同。例如,承租人无法按时支付租金,抵押物无法迅速拍卖变现,其他担保方式无法落实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信托投资公司无法按时向受益人兑付信托本金和收益,进而引发其他不良后果。
由于信托制度本身的特点和信托投资公司经营管理中的特点,每个资金信托计划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上述风险。因此,信托投资公司在操作融资租赁信托时,需要严格防范风险的发生,并尽可能全面设计可靠、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行业是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因此,信托投资公司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这是当前金融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由于操作的业务通常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和较高的专业性,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实现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互通。同时,应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的研究,并与外部研究机构合作,以较准确地预见相关政策的走向。此外,还需要熟悉现有的政策法规,合法有效地利用政策机会,使信托投资公司处于稳健、高效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