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特别程序的种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特别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特别程序的种类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15

 
388284
民事诉讼程序分为诉讼程序和非诉程序,特别程序就是主要的非诉程序,在特别程序中,是不存在双方当事人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是不需要缴纳相关的诉讼费用的。那么,民事特别程序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选民资格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25条的规定,选民资格案件的特别程序旨在维护公民的选举权。当公民对选民名单有异议时,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必须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如果申诉人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人民法院的判决则成为最终决定。这种特别程序的目的是解决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民名单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例如名单遗漏、姓名错误、将被剥夺选举权的人列入名单等。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的审理分为两个步骤:认定公民失踪和宣告失踪人死亡。公安机关负责认定公民失踪,而人民法院则解决宣告失踪人死亡的问题。设立这种特别程序的目的是确认公民失踪的事实,并根据已确认的事实推定失踪人已经死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3~186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如配偶、继承人等)可以向失踪人的最后居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宣告失踪人死亡。申请书必须详细说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关于该公民失踪的书面证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发布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间为1年。公告期满后,根据被宣告失踪人死亡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人民法院作出终结审理的裁定或宣告死亡的判决。判决作出的日期即为被宣告人死亡的日期,并用于户籍簿中的死亡登记。如果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现,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在资本主义国家,这种特别程序被称为“禁治产”,指禁止某人进行处分财产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这一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某些公民(如精神病患者)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确保社会上的民事法律行为正常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7~190条的规定,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的申请由其近亲属或所在单位向该公民户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对被要求认定为无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必要时,应当为该公民指定代理人或监护人。如果人民法院认定申请无理,应当予以驳回。根据被认定为无行为能力人或其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公民被认定为无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在中国,设立认定财产无主特别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稳定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1~193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向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认定财产无主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查核实后,经过1年的公告期满后,如果无人认领该财产,即判决认定财产无主,并将其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如果原财产所有人或合法继承人出现并提出财产请求,人民法院在审查属实后,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延伸阅读
  1. 哪些案件不适用特别程序
  2.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包括什么
  3. 婚姻无效的案件宜适用特别程序审理
  4. 特别程序要开庭审理吗
  5. 执行异议之诉是一审终审吗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股东是否有权启动公示催告程序
  3. 民事特别程序的种类
  4.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5. 人民法院公示催告查询
  6. 行政处罚的定义与范围
  7. 特别程序的共同规则主要有哪些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