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程序要开庭审理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特别程序法律知识

特别程序要开庭审理吗

点击数:48 更新时间:2024-03-03

 
84490
法院审理案件通常会分为一审二审等等,而且在审判当中会有相对应的程序,譬如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现实生活中大家却却特别程序了解甚少,譬如什么是特别程序?特别程序有什么特点呢?特别程序的审理是如何的呢?特别程序要开庭审理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特别程序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特别程序的开庭审理问题

什么是特别程序

特别程序是一种第一审程序,与普通程序相对应,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特殊类型案件的一种程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特别程序的特点

特别程序相对于普通程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特别程序的案件不属于民事权益争议案件,而是用于确定某种权利的状态或法律事实是否存在,具有预防纠纷发生的作用。
  2. 特别程序的案件没有原告和被告,而是由申请人的申请引起诉讼程序的发生。申请人与所确认的法律事实不一定有利害关系,也没有对立的对方当事人,因此不适用反诉和诉的合并。
  3. 特别程序的案件一审即终审,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自送达判决书之日起立即生效,申诉人不得提起上诉。
  4. 特别程序的案件除选民资格案件或重大、疑难的非讼案件外,一般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合议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不能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
  5. 特别程序的案件免交诉讼费用。
  6. 特别程序的案件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后,如果有新情况新事实,申请人可以重新申请并经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原判决可以被撤销并作出新的判决,无需经过审判监督程序。
  7. 特别程序的案件不需要经过普通程序中规定的开庭审理的各个诉讼阶段,也不适用普通程序中的某些诉讼制度和指导原则。
  8. 特别程序的案件审理时间较短,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3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

特别程序的审理

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都是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其审理目的是确定某些法律事实和民事权利的有无。特别程序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经济状态的稳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在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所审的案件属于民事权益争议案件,应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可以另行起诉。

相关法律法规

如果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应适用本法的其他程序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对于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争议的,应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可以另行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0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

延伸阅读
  1. 二审:人民陪审员的参与
  2. 被害人在判决前能否要求返还被捕地
  3. 民事诉讼程序分类及重要考量因素
  4. 不开庭审理可以一审终审吗
  5. 刑事诉讼法修改有哪些亮点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法院超过审理期未判决的处理方式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7.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