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抵押人拥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的固定物可以进行抵押登记。
抵押人依法有权处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的固定物可以进行抵押登记。
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进行抵押登记。
通过出让、转让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进行抵押登记。
依法取得所有权益的房屋及其附属物可以进行抵押登记。
只要划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合法,都可以设定抵押。
符合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规定的危险房屋可以设定抵押。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抵押。
涉及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可以一并抵押。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房地产可以进行抵押登记。
以下情况的房地产不能进行抵押登记:
包括福利房、微利房、私人建房等权属来源限制抵押。
根据城市规划,市区政府决定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不能进行抵押登记。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房地产不能进行抵押登记。
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不能进行抵押登记。
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不能进行抵押登记。
根据法律、法规或市政府规定禁止抵押的房地产不能进行抵押登记。
除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占用范围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利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之外的其他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进行抵押登记。
房地产抵押登记是指抵押双方当事人为确保抵押成立而在房地产登记机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定行为。
抵押登记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交易安全。设立抵押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债权的安全,通过登记的法定程序可以对抵押物是否存在瑕疵进行审查,有利于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抵押登记是一种法定要式行为,抵押权是在抵押物上设立的他项权利,履行抵押登记手续是抵押法律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
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以土地使用权、城市房地产、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林木、航空器、船舶、车辆以及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进行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以其他财产进行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时,应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文件:
1、房地产抵押登记申请书;
2、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
3、抵押合同;
4、《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
5、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