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合同解雇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6
在双方签订了雇佣合同后却又将劳动者给解雇了,劳动者在知道自己被用人单位给解雇了之后,认为对方的做法是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于是就想要求对方给自己相应的经济补偿,用来弥补自己的损失。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一、雇佣合同关系解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发生用工争议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即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员工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是否需要赔偿损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2.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5. 因劳动合同无效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通知用人单位。当劳动者根据上述条款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根据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经济补偿的标准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但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所谓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的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