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负责人介绍《条例》增加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范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负责人介绍《条例》增加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范围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27

 
386106
国务院今天公布了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的范围扩大

根据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条例》增加了对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的范围。根据新规定,审计机关将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建设项目审计范围明确

根据《条例》的规定,建设项目审计的具体范围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包括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的全部建设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指的是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但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者虽未超过50%,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专项审计调查范围拓展

《条例》还增加了专项审计调查的具体范围。根据新规定,审计机关将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同时,新规定还拓展了对社会审计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核查的具体范围。

加强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为了规范审计机关的行为,保障审计决定的准确和公正,《条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审计机关的监督。根据新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撤销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审计决定。如果审计决定被撤销后需要重新作出审计决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责成下级审计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重新作出审计决定,也可以直接作出审计决定。此外,如果下级审计机关在审计结束后没有作出审计决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责成下级审计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审计决定,也可以直接作出审计决定。

加强对审计机关的外部监督

《审计法》规定了对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裁决,对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根据新规定,《条例》对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被审计单位可以自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60日内,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办理。对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被审计单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审计机关应当在审计决定中告知被审计单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延伸阅读
  1. 国务院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人就《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2. 公司裁员的情况和法律规定
  3. 国务院法制办对新专利实施细则的疑问解答
  4. 精神有问题可以行政拘留吗
  5. 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养殖户有损失怎么办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面对处罚,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处罚措施
  2. 内部审计机构的使命
  3.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4.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5. 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负责人介绍《条例》增加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范围
  6.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7.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质和人为因素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