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6
正当评论是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可以受到公众评价的事情进行合理的评论。在这种情况下,对特定人的言行进行批评并不构成名誉侵权。这是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例如,媒体对违法犯罪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批评,对他人的智力作品进行评价,选民对被选举人发表评论,以及公民检举、控告他人的违法乱纪行为等。当然,这种评论必须是出于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发表的。
合法行为主要指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即使在会议上的陈述可能会损害议政范围内他人的名誉,也不能构成侵害名誉权。此外,党政机关依据职权对自己管理的干部、职工依据一定的事实做出涉及个人品德的评价,以及履行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如父母对子女的教导,教师对学生的品行做出的评价等,也属于合法行为。
受害人有权在法律的范围内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因此,如果受害人在能够预见行为后果的情况下事先同意他人进行某项行为,结果导致名誉受损,受害人不能请求名誉权的保护。然而,受害人的同意必须是真实的、自愿的、明示的,并且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在受害人事先同意的范围内。否则,行为就具有违法性,如果造成名誉损害,就构成名誉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