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企业中的侵犯财产罪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20
集体企业中的侵犯财产罪的规定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合伙企业财产的保护问题
在合伙企业法起草过程中,有人反映合伙企业的财产经常受到侵犯,包括挪用和侵占。以往对于合伙企业财产被侵占和挪用的行为,实践中往往只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这是导致合伙企业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伙企业法的突破
合伙企业法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即侵占和挪用合伙企业财产构成犯罪的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并且附带民事赔偿责任。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进一步规定了对包括合伙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的财产侵害行为均承担刑事责任,并且规定了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这对于保护合伙企业的财产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合伙企业法规定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主要包括两方面:1. 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并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是指将他人财产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根据新修订的刑法,如果数额较大,将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数额巨大,将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可以并处没收财产。2. 合伙企业招用的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伙企业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或者挪用合伙企业资金归个人使用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涉及两种罪名:一是合伙企业的职工侵占合伙企业的财物构成财产的侵占罪;二是合伙企业职工挪用合伙企业财产构成挪用财产罪。对于这两种行为的具体处罚应依照新修订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办理。
新合伙人的债务责任
为了避免合伙企业对新合伙人的欺诈行为发生,保护新入伙合伙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合伙协议另有约定者除外。也就是说,法律不限定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就合伙关系有特殊的约定,法律保护合法并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入伙协议约定的法律效力。如果合伙协议根据新合伙人入伙时的具体情况约定新合伙人对其入伙前的企业债务不承担责任的,这一做法并不违法。